求救信号
已有 178 次阅读2007-6-5 18:21
|个人分类:private
现在许多无线电爱好者呼叫时都很专业地先扯嗓子“CQ!”三声,原意是普遍呼叫。意思是我叫唤呢啊,听见的吱一声!1908年以前,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规定CQD为国际通用海难求救信号,此后改用SOS。直到1912年4月铁达尼号撞上冰山时,还习惯地用CQD发求救信号,很多人听到了这个信号,但是没听懂,以为哪个新上路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在那瞎叫唤呢!直到快沉了,才想起来早改成SOS啦!她是第一个SOS的使用者,但她的结果拍成电影都哭翻好了好多人。
记得93年在海运仓培训时教员就向学员强调,SOS这个国际通用海难求救信号已经不用了。据说是太费劲了,弯弯绕太多了,不容易写或组合。这三个字母直译过来也简单,就是摩尔斯电码的三个句号点为字母“S”,三个破折号为字母“O”。有人说什么意思是“救救我啊;快来救救我的船啊”之类的纯属个人理解。整体看来是“。。。???。。。”,声音是三短三长三短,听起来是“嘀嘀嘀??嗒??嗒??嗒??嘀嘀嘀!” 每小时发两次(从15分到18分和从45分到48分)太空有3分钟的平静。这时,要中断所有信号,即使说到半句也不例外,全球的无线电报务员都要把频率调到SOS的波段――500赫兹,静等呼救信号的出现,有事好赶紧救人。
我个人觉得这个信号除了摆图形用起来挺方便的,无论是用灯火还是声响传递。就是不用了,什么原因当时一味傻听,也没问个端详。这个信号地球人都耳熟能详,普及率极高,所以依然习惯用它。如今,国际SOS救援中心简称“SOS”。她是世界上最大的医疗救援公司,服务对象包括个人、旅行团体、自助旅行者以及旅居国外的移民者。可以向客户提供医疗及技术支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保健、紧急救援及安全保障服务等。但如果能打通手机,找到救援也非一家机构不可??绿野救援队不就咱自己家的嘛。
电码现在改用的是“MADAY”。怎么个原因没弄清楚,有知道的快把你的玉拿出来和大家共享吧。这种事谁求着谁还不一定呢,万一谁谁在香巴拉发一个,大家伙儿都明白啥意思,好赶紧去救你啊是吧?
地对空求救信号现在用FILL了,果然简单。实在组合不完,一根竖棍就行了,简单实效。当然组完是最好的。如果能有条件按照标准是长10米,宽3米,间隔3米。这造型拼凑出来,用什么材料都得费点工夫呢。有很多驴友喜欢集体组合摆造型照相,不如拿这个先练习一下。但别时间太长啊,避免产生“狼来啦”的效果。
有一回一头驴问我:在山里篝火烧烤,以后点火当求救信号不是没人来啦?
我:求救信号是三堆火,一字排开,间隔23米。或呈品字行排列。
驴:都快死了哪有力气来回拾柴火点火啊?跟玩接力赛似的看见了也没人来救你!
我:实在不行就守住一堆火嘛。至少有个被发现的机会啊。
驴:有一次在山上烧烤,一个老乡急火火地冲上来了。我连忙说,不用救,我们在烤羊。老乡说,我来救羊的!
我:非不得已,不要在山上生火。引起火灾损失就大了。
驴:其实野外没干柴草的话生火也很困难的。湿的什么树最好着火?
我:油松,白桦。北方最常见。
驴:引火呢?没引火的也点不着啊。
我:实在找不到干柴草,你可以把你多余的衣服点着引火。
驴:生火大多是冷了,再脱衣服,死得更快。
我:别脱袜子,保持脚温很重要。用你的内裤点着引火。
驴:先脱下来再点着对吧?
我:对!要讲究次序。
驴:其实有时生火也未必能看见的。比如在阳光下雪地和密林里。
我:你可以制造点烟雾出来。这样就容易发现了。
驴:柴火好,就是没烟啊,咋办?
我:捂上点湿树叶子生白烟,洒点水也行,别浇多了啊,该灭了。白烟阴天时容易看见。晴天时生黑烟容易看见,可以烧点煤油啊塑料啊橡胶啊都可以。
驴:都没有呢?
我:把你V底的登山鞋放火上。
驴:一千多块钱呢!早知道带双拖鞋。
我:那你留鞋还是留人?
驴:据说用镜子反光最容易被发现?
我:可以晃动或以三短三长三短的求救信号方式向远处的人或飞机利用反光照射。以便别人发现自己处于险境。
驴:那老照射飞行员,他会不会以为是激光武器威胁他,朝我开火?
我:你如果能照到飞行员的眼睛那你就得救了。
驴:我在山顶用八字型挥舞衣服向过往的飞机求救,高高地看见了一架,它发现了我!竟然向我俯冲了下来,我想还真见效,得救了。仔细一看是只老鹰,哎哟这可咋办你说?
我:用登山杖戳它腹部。拿石头砸它。
驴:我是环保人士,不打鸟的!
我:。。。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