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绿野自助户外活动网站 返回首页

adsummer的个人空间 https://old.lvye.org/?348715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小记太白

热度 2已有 411 次阅读2011-10-25 20:53 |个人分类:private

“在一段时间我喜欢一段音乐, 听一段音乐我怀念一段时光。 坐在一段时光里怀念另一段时光的掌纹。 ..............”     静夜时分,点开mp3播放器。正是雅尼的《nightingale》,3分40秒开始,一段大小提琴的对答唱和,宛如两山对语,一阴一阳间谷风湛湛;又如同斜阳下的寸寸柳叶,簌簌婆娑印在青石桥上;更像是,暖阳下童稚无定的春风抚弄着一片纸鸢...................。 宋玉说:“风,起于青萍之末”,倏忽间我仿佛回了中秋前那风起雨畅的太白。是啊,为何要去太白呢?大概是为了去邂逅这风吧。 周五晚上八点半的火车硬座,困顿不堪中一直坐了14个小时。而后到西安后,一出车站便遭遇了丝丝细雨。联系事先包的车、等车、上车,直到下午四点多才来到太白山脚下的小镇——厚畛子。厚畛子是太白山脚下依着山谷中一片平川而建的小镇,规模小气势确不小,一条大道却十分宽敞,路左边是依着河谷修筑的栏杆,右边则是一路的饭店、小卖部和一些其他的建筑。可能是因为冷雨的缘故,整个镇上冷冷清清,只有个别行人,再剩下只有我们一辆车。短暂停留,我们去买了两个上山用的气罐,然后就直奔铁甲树而去。 铁甲树,是一棵树也是一个地名。穿过一个小院子,眼前出现一棵枝条上挂满了红布条的大树,下面有块石帖--铁甲树。这里是从此线路穿越太白的必经之路。恰好这时,一个山民从上面走了下来。 “从哪里来啊?”我们问 “南天门” “哦,我们也是要去南天门” “天可不早了啊,天气预报明天有大到暴雨” 我心中一抖,看来此行不容乐观,再一看手机,下午四点五十。比预计到达铁甲树的时间晚了近三个小时。 .......... 过了铁甲树,就开始了疾步狂奔。大兵一马当先,晴蓝和小朱紧随其后,我居中,齐齐和小宁。开始的路挺平坦,都是在原始森里中穿行。雨水已经连续冲刷山林好几天了,初秋的黄绿色在森林中恣意流淌,仿佛油画一般色彩凝重。特别是草地岩石上和树身上的绿苔,好似沉淀了多年一般,洗涤不尽。 连日的雨水使溪流猛涨,清澈的水流携着白亮的浪花急速冲下,溪流平缓处,透过水面平滑圆转的青石河床上的石英条纹清晰可见。溪回路转,我们一路踏过仿原木的小石桥、厚松木板搭建的吊桥、两根原木捆绑放到河上的“双木桥”,最后在摸索着过一道溪流是,我终于一脚踩在一块松动的石头上,脚一歪,直冲冲的踏入水中,直没到小腿,湿足了。“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哈哈,能在这么清澈的溪水中失足,就算后面一路都扑哧扑哧,也算值当了。 山势渐高,溪流渐渐的小了,在大片的原始阔叶森里中,天色愈发显得晦暗,看来一场绵绵长雨是避不开了。 经过一段陡峭的岩石攀爬,终于到达了一个垭口,回头一望,脚下已经笼罩在云雾之中,而远处雄壮的山岭被白色云雾缠绕,这就是传说中的“云横秦岭”吧。这时候小雨已经开始漫漫地降临了。大家伙儿趁着等人集中的空挡,稍事休息。旁边是一片直立的石壁上,南清宫三个红色字草草书写于其上。大兵兴奋的说道,没错,这是我们路线中的一个点。 过了南清宫,山势变得突然陡峭,雨渐渐大了起来,而夜色也开始降临了。带上头灯,披上雨衣,考验我们的时刻来临了。 夜了,头灯照亮了前行的路,地上积年累月的青苔连成一片。踩上去松松软软的,我知道,那是因为下面累积着多年的红松树落叶。雨点密密麻麻打在我的雨衣上,发出噼噼啪啪轻响,混合着山风和山下的河水溪流声充斥着我的听觉,然而这声响却显得这山林愈发的安静了。是的,整座山只有我们六人在行走。向下望去,茫茫一片云雾遮住了来时路,向上看,黑压压的森里和着夜色笼罩在去时路上,只有我们的头灯随意地划过这夜色。 稍稍停歇,倚着登山杖。目光凝聚在头灯发射出的光柱上,晶莹的雨点在面前划出一条条直线穿过光幕,而雾气却化作无数的白点旋转着在头灯周围飘过,犹如星河灿烂,运行不歇。再往远处看,红松树枝饱含着雨水低低得垂着,被头灯一照,晶莹闪亮的雨点倏忽间发出奇异的光芒,真如冬日的树挂一般剔透可爱。哦.... ,这也许是雨夜中我可以欣赏到唯一的风景吧! 老君殿是一座简陋的木质小道观,没有门,也无人看守。一进去,就能看到老君的神像,边上悬着一口钟。这时候已经将近晚上九点了,海拔到了两千八百多米,寒气已经开始袭人。不能停歇,只有不停地行走才能保证不失温。稍事休息,吃了块巧克力,我们又开始行进了。 从老君殿到南天门,是最后的一段爬升了。风雨凄迷,路也苍茫。冰川漂移痕迹带的大片大片的碎石头横栏在路上,雨水一淋,又湿又滑,再加上是夜路,我们需要非常小心地攀爬跳跃去寻找正确的路径,幸好有前人涂画留下的红色路标一路指引着我们。 在一片刃型的山脊上,大兵掏出用塑料袋层层包裹的GPS查看, “怎样?” “严丝合缝” “走!” 幸好此行有大兵! .................. 转过一道山梁,抬头望时,一道飞檐陡然矗立在夜空当中。“到了”!我心中一喜。大家也纷纷叫嚷起来,紧走两步,一座小房子完整地出现在眼前。门前一块大石头,借着头灯的光,看得清清楚楚,刻着“南天门”。终于到了,紧绷的心和紧绷的腿松了下来。忽然后怕起来,在这漆黑冷峭的雨夜里,要是走错一段路,后果不堪设想。 南天门,本是神话中通往天宫的入口,很多名山都把作登顶山门称作“南天门”。太白山的南天门处在海拔3100米的一出平缓的山坡之上,几丈方圆,辟于红松林间。坡上三间小屋,坡下是一排白墙蓝顶的活动房。当我们饥寒交迫又兴高采烈地敲响小屋木门时,屋中点亮了蜡烛,一对老夫妇匆匆然边答应着边披衣服走了出来! “我们是前几天预定到您这里住宿的,还有房间吗?”我们说道 “ 你们才到啊?刚才我到那边山梁喊了好几遍了,也没有人答应”老头说道 “我们上的晚,五点才开始爬” “后面没人来了吧?” “下雨,后面有个队伍,不过肯定今晚是上不来了” ......... 老人家边跟我们聊着,边带我们进了坡下的一间活动房。一流大通铺,床单被褥整整齐齐,一间可睡六七人,墙边横隔断处放着几支蜡烛。“换换衣服,到上面来烤火吧”老人家说。 老两口住的屋子最右边是厨房,当我们换好衣服进到厨房时,老婆婆已经把大木柴炉子生着了,怕烟熏,又在炉子上座了一口大铁锅。 “快烤烤吧,把湿衣服湿鞋脱了,烤一烤,一会儿就干了”老婆婆说道 “来,踩着这木材”老头儿从旁边堆砌的整整齐齐的松木柴垛上挑了两根整齐的木材,对已经光着脚的大兵和小朱说道。 老夫妇的热情大大出乎我意料,我们在烤火的时候,他们俩就在一边的帮我们添柴。我们说要做饭,老婆婆就把大锅添了几大瓢水,让我们就用大锅来做。不一会,水开了,小朱的培根,齐齐的牛肉,借用主人家的大菜刀大砧板切成片往锅里一倒,两袋紫菜一撒,最后一包挂面往锅里一放,搅得两搅,再煮得两翻腾,一大锅肉香紫菜挂面汤便成了。配着各色夹杂的榨菜咸菜花生腌肉、用着刀叉筷子饭盒锅盖,这一餐虽然简陋,却吃得我们津津有味,饿意寒意尽消。 吹灭蜡烛,我穿着抓绒衣和防风裤盖被躺在床上。雨还在下,雨点儿敲打着屋外树林和屋顶的声响时小时大,时疏时密。有时候,雨是很典雅的,“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然而这时候的雨呢?没有了江南园林的珠帘朱门铜环,简陋山村里该是“栅边石径沾秋雨,秋苔沾新绿”。想想这一夜艰苦的冒雨摸黑跋涉,此刻能暖融融的和衣而卧,份外感觉惬意。真有意思,此时此刻此种境界我竟然在这里作此等高卧,不期而遇的不止是人,还有这袭风骤雨啊!望了一眼天窗外那一蒙微微的亮,一缕笑意自心而生,明晨醒来时,这笑意还在我脸上吗? 天气预报相当准确,一早起来,哗哗的雨点声就把我昨夜留在脸上的笑意冲跑了。本计划,今天要赶早,七点就吃喝完毕开始今天的行程。然而这连绵不断的大雨,却让我们无奈却又安逸窃喜地在被窝里多窝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快九点,才趁着大雨休息一阵子的空挡冲了出去。 “霖,雨三日以往也。”在江南春季的的连绵细雨叫做“梅雨”,而在秦岭南北以至于整个秦地,秋季经常下连绵不断的大雨,被称作“老霖雨”,这雨一下就是十天半月,常常导致道路湿滑,山路塌方。毫无疑问,我们遭遇的正是这老霖雨。 由南天门通往药王殿的道路较为平坦,但是几天来的雨水浸满,泥土已经非常松软,没走得几步,鞋子上已经满是泥水。而路边厚厚实实的草丛也洗饱了雨水,粘连倒伏在一起,仿佛海绵一般,脚一踩上去,一大滩的水就漫延开来,大概当年红军长征过得草地就是这样子吧。大概鸟兽也怕雨淋吧,整个山林里静悄悄的,昨夜宿处老夫妇说的羚牛、猴子什么的都没看到,甚至连一只飞鸟几点蚊虫都没了踪影。静静的云雾在林间的草地上悠然的驻足或闲逛,虽然与我们行走的小路近在咫尺,却仿佛两个世界一般。 太白是座道教名山,据说药王殿就是北周隋唐时期,著名的”药王“孙思邈隐居之处,其实孙思邈不仅仅是一位神医,还是一位修道之士。然而,我们看到的药王殿已经是遗迹全无,只剩下今人搭建的几间木屋和一片大棚,供旅人歇脚住宿。 过了药王殿,景象豁然开朗,前方的路已经全是高原草甸和冰川漂移带的巨石混合。这里的草甸子与北京周边的草甸不同,因为太白山冰川漂移造成的滑石很多,所以往往是一丛草一块石的夹杂交替。草也很奇怪,上半截已经变成黄褐色,而下半截还是绿色。 一路攀着着巨石上升,温度越来越低,雨点儿打在路中的水洼上,竟然不立即融入水中,而是晶莹闪亮地在水面转腾滑移两下才消失,仿佛是热油上掉入一点水一般。紧走两步,越过一道山梁,突然一个巨大的高山湖泊展现在眼前,这就是”玉皇池“了。玉皇池背靠一片高绝直立的悬崖,悬崖上大大小小十来条雪白瀑布悬挂着,大的瀑布像滔滔云雾一般直泻下来,而细小布则像一道闪电划破山壁,直刺入湖面。湖面被淡淡云雾和雨点激起的水汽笼罩。正应了这名字“玉皇池”-----朦朦胧胧真的像是天界仙境中的湖泊。 (多事之秋,此记一再撂笔,不能再耽搁了,记忆不等人呐,今日竟之) 不曾想到拔仙台居然是如此宽阔平坦。大大小小错落有致的玛尼堆布满了整个山巅平台,雨雾中看起来时隐时现,如同藏了千万甲兵骑士一般。沿着小路紧走几步,一座小小的道观就出现在眼前。终于可以歇息一下了,然而一停下,刺肤切骨的寒意就打破了行走时的冷暖平衡,顺着湿透的衣裤沉浸全身。发抖,不停地发抖,就连精神也觉得恍惚起来,有些想要睡觉的感觉。蓦然警醒,原来失温冻死的人,都是会先迷失心智睡着后才丧生的。赶紧跟大家谈笑几句,回复一点生机。道观后面就是那块写着拔仙台三个字的大石头,晴蓝说什么也不肯出来了,我们其他几个人冒着雨冲了过去,拍了两张合影。事后,再翻看照片是,才发现那时我们几个人的表情似乎都已经冻僵了,有的木然,有的咬牙切齿.....。 点着了炉子,打算烧点汤喝。小小的火焰在无门的方寸小道观中摇曳不定,把手笼罩在四周,居然感觉不到暖意。这时候,大家开始讨论,要是这种天气走不了该怎么办?大兵说,只能拆了这木房子生火取暖了。曾记有丹霞禅师烧佛像取暖的典故,想来我们真的拆烧了这道观,也不会被三清尊神和老君怪罪吧。一杯热的紫菜汤喝下,还没到胃中,暖意已经消散全无,杯水车薪啊。大家商量着,再歇下去,非得冻僵不可,还是走起来能暖和一点。整装、背包、穿雨衣,出发。 依旧是漫山的云雾和漫天的大雨,下山的石路份外的湿滑,比上升时花费的力气也少不了。《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中写道“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说的就是这秦岭中积石岩岩的形貌。这一路下山尽是这般风景。路边不远处就是各种形状的怪石,突兀嶙峋,像极了各种鸟兽,在云雾中,平添的不知道是几分仙气还是妖气。 从拔仙台以下直到小文公庙,再到文公庙,居然只遇到一个背东西上山的山民,再无其他行人。一条沿着山腰的小路上,半是水洼半是湿滑的石头,时而上升,时而下降。一眼望去,路尽头似乎就那边,以为要到了,转过一个山腰再一看,又是一条漫长的山腰路,转折反复。这路仿佛没有尽头一般。今天的行程是三十五公里,心中慢慢计算着行程,可是上上下下的山路太耗心力,渐渐地没了概念。只有大雨依旧是肆无忌惮地下,全身已湿冷麻木得没了感觉。戴着手套的手一握,便是哗啦啦的一阵水落地,手指却僵硬的连拉链都拉不开。一甩袖子,便是一道水幕,鞋子更加不用说了,仿佛脚镣一般沉重。疲惫乏累,却不能停下休息,只有不停地行走才不至于失温。 最后的冲刺,从上板寺到下板寺,我们拼死赶路,为了能坐上最后一班到汤峪镇的班车,因为传说中汤峪镇有舒适的客房,有热乎乎的温泉,有美味的陕西美食.........。然而,当我们下到索道站时,被告知索道停了,因为下雨有人太少,崩溃,好吧为了晚上的腐败,咬牙步行下撤!到下板寺时,又被告知班车停了,因为下雨道路塌方.......,汤峪镇到不了了,只能住宿下板寺,崩溃中的崩溃,。连续十余个小时的跋涉后,美好的希望像棍子上的胡萝卜,又往前移动了。 作为景区的住宿,下板寺的招待所条件非常简陋且昂贵。一间阴冷狭小的房间,放了三张上下铺的铁架床,一张尺余的小桌子,天花板上悬了一个光线昏黄的灯泡,除此之外,再无其他陈设器具。如此条件,居然要价每人四十元钱,真是天下景区一般黑,不过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贯彻绿野活动的精神的决心----- 以后景区坚决要逃票! 脱下雨衣、卸下背包防雨罩、打开背包、打开收容袋,拿出我层层包裹的一套干衣服———— 一件抓绒,一条速干裤。换上后顿时觉得温暖无比,不枉我在山上挨冻时都拼死保留这两件衣物没穿。才有现在的干衣服可穿,幸福啊! 塑料袋中一张大饼,是出发那天中午在北京超市买的,正好赶上这冷雨,背了两天,居然一点都没坏。队友们已经基本弹尽粮绝了,能吃的基本上都吃光了,当我拿出大饼还有两小瓶竹叶青时,温饱问题顿时宣告解决。开火,上锅,添水,仅剩的一包牛肉加上两包榨菜和两包紫菜往锅里一扔,再把大饼撕成一块块下进去。于是,一锅泡饼就成了,大饼松滑可口,汤汁香浓四溢。这时想象着鱼头泡饼的味道,再就着山西名酒竹叶青,大喝大嚼起来倒也真是别有一翻滋味。 久慕太白美景,可没想到此番穿越竟然如此艰辛。当我们回到西安后,湿热的天气与那风雨太白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去超市买了十几块钱一双的拖鞋和三十来块钱的衬衣换上,我们几个在西安市区大吃大喝大逛一翻,分外的逍遥自在。只可惜当天是中秋节,汉民餐馆大多歇业,没吃到我想念已久的油泼面。晚上进火车站时,居然被警察拦下检查身份证。原来我三天没刮胡子,再加上一身廉价衣服和一双拖鞋,落魄凋零状竟然惹得警察起疑了。 别人看我落魄,我却自觉洒脱! 忽然想起鲁迅的诗句“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想来也就是我们这样了吧。自对自地哈哈一笑,望着天上突出重重乌云的一丝月色,忽觉苦行如酒,多艰辛危难,人生当浮一大白。 完 2011.10.25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回复 IT金刚狼 2011-10-25 22:05
写的太好了,不错很强大
回复 milk1016 2011-10-25 23:08
宋玉说:“风,起于青萍之末”,倏忽间我仿佛回了中秋前那风起雨畅的太白。是啊,为何要去太白呢?大概是为了去邂逅这风吧。 好有才情~~ 看了这句,心中充满对这场风雨的向往和好奇。为何要去呢?只为邂逅~ 这种轻柔而坚定的浪漫让人的心为之一软,嘴边不禁挂上笑意。 只为邂逅,也许真的不管前途要经历多少波折,也要披荆斩棘 可能人生中的很多际遇,都是这种冥冥之中的感觉 只是有些冥冥之中,是永生难忘的好,有些则是被深埋在心里的遗憾 只是这“小小的火焰在无门的方寸小道观中摇曳不定”,看起来很有港产恐怖片的效果~小悚然一下! 很惊叹,不仅是太白风雨,更是一手漂亮的好文字
回复 大大可 2011-10-26 10:01
好性情!好人生!
回复 老杨001 2011-10-26 15:54
此文叙事舒缓起伏,旁征博引,引人感悟,结果太有才了!佩服哦。 :-D
回复 陌上 2011-12-6 13:29
终于看完了。 跟着笑了,想去走了, 这就是文字的精髓了吧:)
回复 空灵 2012-2-5 21:18
慕名来拜读。 这么精致的文字总让我觉得自己是个粗人。 8-)
回复 小高 2014-12-29 08:01
三年后来拜读美文,果队才情了得!
回复 咕咚来了 2015-7-2 13:26
4年后来看,仍然很精彩!果队文采过人!
回复 唻啦蕾 2017-5-16 13:44
6年后慕名来看,果队才华横溢,内外兼修!~\(≧▽≦)/~
回复 非凡 2019-3-20 16:28
见文如见人果队文采出神入化,风雨夜太白分享简直颠覆了我对太白所有的美好,完全可以体会到冰冷雨夜行走的困落,目前为止还没有去过太白,好像也不想去了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