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粉红叮当 于 2021-11-15 16:48 编辑
十一跟随大兵哥徒步洛克线,全队平安顺利、天气好、风景赞、队友们超可爱、领队人品无敌~~
一路欢声笑语,人文、美景双丰收自不必说,途经一些值得后记的知识点,相关历史地理人文……整理下:
一、关于洛克、洛克线和西方探险家在中国
- 从马可波罗开始,到十九世纪中二十世纪初大量探险家带领探险队涌入我国西部考察探险,西方探险家探索中国的脚步从未停止。他们中的大多数,把中国当作专供哄抢的巨大宝库,切割壁画、盗取文物……但约瑟夫·洛克是为数不多的例外。
- 美籍探险家约瑟夫·洛克,1922年从泰缅边境进入云南,到1949年的二十几年中周游横断山脉深处,收集大量当地植物标本,整理和深入研究了纳西等民族历史地理、语言、文化民俗等。他的足迹遍及云南丽江、迪庆、怒江和甘南地区,他拍摄的图片、影像和撰写的文章多次刊登《国家地理杂志》,是相关人文研究的珍贵记录。
- 洛克线是约瑟夫·洛克徒步考察中的最经典线路,“香格里拉”一词由此而来。1928年3月开始洛克带领他由纳西族、藏族成员组成的探险队,历数月完成从木里,经稻城、亚丁多地,深入贡嘎岭,环三座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的穿越线路。根据这段经历完成的探险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一时间名噪天下,全世界开启了“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这处被称为“香格里拉”的世外桃源至今车辆都无法通行,只能徒步穿越,这就是——洛克线。
- 今天的“洛克线”其实是一个泛称,其徒步线路,大至泸沽湖-亚丁线,小至木里-亚丁线。图中是几条“木里-亚丁”比较经典的穿越线路。其中三怙主三座神山:东峰夏诺多吉,海拔5958米,代表密部主金刚手;南峰央迈勇,海拔5958米,代表大智文殊菩萨;北峰仙乃日,海拔6032米,代表大悲观世音菩萨。我们这次徒步穿越的是绿色线到央迈勇+蓝色线亚丁景区部分。
二、关于香格里拉(香巴拉)和大香格里拉地区
- 香格里拉就是香巴拉,是佛经中香巴拉净土的音译,是世外桃源、伊甸园、极乐世界的意思。藏传佛教中,香巴拉也是时轮法的发源地。
- 今天我们普遍认为的香格里拉是个边界模糊的大地区,包括云南丽江-中甸,四川稻城-亚丁以及**相邻区域比如察隅、波密、林芝等等。
- 自从上世纪香格里拉一出并名噪世界,川、滇、藏各地多有“真正的香格里拉”之争。今天我们一般不做具体指代,而称大香格里拉区域。即地域上包括六大江河(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五座雪山(贡嘎、南迦巴瓦、稻城三神山、梅里、年保玉则),资源丰富以藏族为主体的多地区。大香格里拉丰富又有相似性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共同点,集成了茶马古道、藏传佛教、藏彝大走廊等文化内涵,成为中国民族迁移、演变的大通道和整张名牌。
三、关于木里王国
- 木里王国是中国最后消失的王国,据史书记载从秦昭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85年) 设官治,整个建设社会和近现代战争都未被殃及,直到解放前才解散政权,划归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管辖,取名木里县。这个神秘小国在中国版图上存在了两千二百余年才消失,真正是中国版图上消亡最晚的一个国度。
- 木里王国是由喇嘛统治的政教合一的小王国。它的疆域就是一块土司领地——木里宣慰司,深处川滇交界的大山森林之中,不放大地图都很难发现。与世隔绝的木里就是洛克探险“玉龙第三国”的起点,关于木里的诸多珍贵影像资料也是洛克留下的。
(洛克与木里国王的合影-上世纪20年代洛克拍摄)
(洛克与木里王国民兵在一起合影) (木里国王的卫兵,皇家卫队即视感) (当时木里国是原生态的母系社会,实行跟摩梭人一样的走婚制度) (被戴上枷锁的木里王国犯人-洛克1929年拍摄。当时木里法律十分严酷,但只针对低等级的人,贵族不会受到此种待遇。)
- 今天的木里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成立于1953年,历史悠久、民俗浓郁,1.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着藏、彝、汉、蒙古、苗、纳西、布衣、壮、白等21个民族。2019年末统计全县14.19万人口,藏族4.61万,是四川涉藏地区人口第一大县。
- 我们到达木里县时午后三点,阳光正盛,拥挤不堪的藏式民房一面坡的分布在向阳的山坡上。中心区街道很窄,店铺林立,藏民居多,其余从服装上看得出的是彝族。徒步扎营要用的气罐快递被送到圆通快递点,穿越大半个县城取快递。晚餐过后散步到县城不大的中心广场,人们惬意的在夕阳余晖中打篮球,夕阳褪去广场一侧日落金山的展板只有我们这些外地人光顾。而后我们又被广场舞吸引——那广场舞真是广~场~舞~百余号人在大寺一般的政府大楼下广场上一曲接一曲的跳藏族舞,在这个远离一线城市文明的小城的傍晚时分,充分而不必要的发呆,是追忆木里王国最好的打开方式。
四、关于木里三大寺和中国藏传佛教寺院
从木里到徒步的起点水洛乡嘟噜村就只有包车了,从西昌到木里231公里5小时车程,木里到水洛乡却要一整天。除了山路曲折还有一个原因,我们要留出时间看一看木里的几座寺。跟司机师傅谈好看相对顺路的康坞大寺与木里大寺。
- 木里三大寺十八小寺:瓦尔寨大寺、康坞大寺、木里大寺
先说传承,佛教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重要支系,信仰民众按民族划分主要是藏、蒙、土族。我国现有藏传佛教寺院3000多座,僧尼13万余人,其中活佛1700余人。藏传佛寺建寺历史悠久,从8世纪土蕃王朝时期桑耶寺到近代从未停止,各地藏传佛教大寺和四川著名佛寺也不胜枚举。
- 木里建寺最早始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三世DLLM索南嘉措来理塘主持长青科尔寺开光大典,木里地区佛教徒推选了贾噶饶则等人前往请求三世在木里建寺,广布佛法。后三世命其师弟扎巴却杰·松赞嘉措到木里建寺,历经四年建成,这就是东登瓦尔寨大寺。后松赞嘉措弟子乃登·崔称桑布又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修建了康坞大寺。后木南木天王进驻木里,他扶持的是萨迦派,并阻碍格鲁派的传播,其后几十年里格鲁派与木天王之间斗争日趋激烈。木里格鲁派二世活佛降央桑布为保存实力,退居盐源扎西曲林寺,直到清顺治五年(1648年)重返木里,兼任了第一代木里土司,重建木里、重整藏传佛教,用了八年时间将木里变成政教合一的土司集权统治。1656年又在木里河西岸修建了木里大寺。这便是木里三大寺。
- 木里三大寺在寺庙的建筑、内部组织管理、经典学习、宗教仪轨等方面都传习了拉萨三大寺,形成瓦尔寨大寺-甘丹寺,康坞大寺-色拉寺,木里大寺-哲蚌寺的惯例。三大寺的堪布、格西、拉擦、翁哉、格古等都要至拉萨三大寺学习、进修,合格后才能回木里寺庙任职。
十八小寺分归三大寺管理,与拉萨地区寺院分别归属三大寺一样。
瓦尔寨大寺下辖:
丁央小寺, 博窝乡(藏语,地形似酒缸)丁央村(藏语,上面宽阔),萨迦派
柯拉小寺(麦日小寺),麦日乡柯拉山顶,
库绒小寺(东朗小寺),东朗乡(东酿的变音,藏称虎魂)库绒村
巴尔牙根寺(巴尔寺、日庚寺),唐央乡(藏语同窝变音,意为大坪子)芽根小山(藏语寺庙名)
西撒小寺(四撒小寺、唐央小寺),唐央乡西撒(藏语寺庙名)
凹多小寺(洼多小寺),麦地龙乡凹多村(藏语寺庙名)
嘎古小寺(格根小寺、呷古小寺、呷沟),麦日乡(甘孜稻城县的麦俄、日龙两地猎人到此拓荒定居,取其两地词头得名,日龙系藏语,意为产硫磺之地)干格半山
杜基小寺(杜吉小寺 ),沙湾乡(藏语“啥洼”变音,意为马鹿和狐狸)杜基梁子(杜依梁子,藏族方言,意为智慧)
康坞大寺(枯鲁寺)下辖:
列瓦小寺,列瓦乡(藏语鲁瓦变音,意为地势低矮)
玉比小寺,康坞大寺对面玉比山(博凹系蒙语音译,博意为猪,凹为村子,藏语称“博凹”为“乔瓦”)
撒卡垭小寺(三桷垭小寺),三桷桠乡(三户人家曾坐落在垭口的三个角上得名)
苦巴店小寺,克尔乡(藏语,以克尔姓氏得名)苦巴店
木里大寺下辖:
扎米小寺,云南宁蒗县扎米
前所小寺,盐源县前所
店扎(意为小经堂)小寺,桃巴乡(藏语松坡林,意为解脱,不知联系是什么)纳子店村(以纳恨姓氏得名)
仁江小寺(屋足小寺),屋足乡(屋脚,蒙古语,意为牛多,藏语称“屋脚”为“仁江”)、
俄西小寺,固增乡(藏语,岩边的神山)俄西村(藏称过年之意)
呷洛小寺(呷鲁小寺),水洛乡(藏语“学鲁”的变音,意为倒奶子)呷洛村(产青稞的地方)
肃鲁小寺(嘟噜小寺),水洛乡都鲁
岗饶井小寺(呷拉子小寺),麦地龙乡嘎拉子(译音应为冈绕金,藏称小寺庙)
全称木里甘丹喜珠曲勒朗巴吉瓦林。建于藏历火猴年(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由喇嘛桑丁绒布仿照拉萨哲蚌寺主持修建,寺院海拔2673米,背依甲肃色拉山,面朝理塘河,占地200余亩,常驻僧人770余人,是木里佛教中心。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木里三世香根活佛昂翁衮曲主持建造铜鎏金甲瓦强巴大佛,高26.73米,珍宝与绿松石镶嵌,光彩夺目,堪称世界强巴佛之最。据藏族司机师傅说,仅眉间白毫一颗绿松石就是三十万,都是之前功德主所施。
木里大寺土木为主,整体用“唐样”,主体建筑呈方形气势恢宏。内设多殿宇毗连,主殿供奉无量寿佛、弥勒佛、文殊菩萨及诸菩萨、各路护法等塑像。前殿内设木里活佛法座,锦缎伞盖、宝幢幡饰不一而足,庄严肃穆。小殿内是观音菩萨、大威德金刚、密集金刚等五大本尊,及宗喀巴大师、班禅、苏朗扎巴等几代活佛等塑像。强巴大佛供奉于后殿,佛像下座一周做一米多高回廊供人转经,特别是入口非常狭小,我估计这样设计是为了与巨大佛像对比,更凸显信仰者的虔诚吧。
木里大寺1967年曾遭损毁,今天看到的木里大寺是1982年由国家拨款在原址上重建恢复的。
(巨大的强巴佛,关于强巴佛后面再说)
(木里大寺损毁留下的废墟保存在这座棚子里)
全称火竹香根(火竹香根呼图克图),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世系之一,驻锡地为理塘寺(即长青春科尔寺)。理塘寺是甘孜藏族自治州藏教寺院中活佛较多的。据县志记载,至今理塘寺转世活佛有18位,其中以香根活佛最为知名。香根活佛世系源自阿汪洛绒益西丹比结存。理塘人,曾为十世***喇嘛转世灵童候选人,但金瓶掣签未中后回到家乡,成了理塘寺的活佛。木里香根活佛比理塘寺更早传承世系更多。
五、关于中国的三大藏区和藏族自治地区
中国三大藏区是卫藏、康巴、安多。按省级分有云南藏区、四川藏区、甘肃藏区、青海藏区、**等。“法域卫藏、人域康巴、马域安多”这种划分始于元。
- 卫藏区:三大藏区中最广为人知,是拉萨以西的**核心区域。“卫藏”中的“卫”和“藏”,指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前藏和后藏。以拉萨、山南地区为“前藏”,以日喀则、江孜地区为“后藏”。阿里地区为“藏北地区”。这一片区域聚集了藏文化的发源之地和兴盛之地:藏族第一个赞普聂赤赞普、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座寺院桑耶寺都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前藏地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所处的日喀则在后藏~除了兴盛的藏文化,卫藏地区也是藏族先民世代居住的家园。所以这块区域被称为“法域”。
- 康巴藏区:指今川藏滇三省交汇处向外延伸的区域,包括今四川甘孜、阿坝,云南迪庆,青海的玉树(治多县西部除外)及**昌都、那曲东(聂荣、巴青、索县、嘉黎五县)、林芝东(察隅、波密、墨脱三县)等。康巴,“康”是边地的意思,“巴”是人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边地之人。康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康巴人,这片藏民模样比较符合藏族人审美,男子高大威武女子秀丽柔美。
- 安多藏区:地理上看基本是围绕着青海湖和阿尼玛卿雪山这一块藏区。包含青海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果洛、海南、海北、海东和黄南几个藏族自治州,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这片区域距离内蒙新疆较近,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较大,人民生活依赖放牧,生活习性更近北方牧区,因此称“马域”。
按照行政建制:
- 1个藏族自治区:西藏
- 10个藏族自治州: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2个藏族自治县: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武威天祝藏族自治县
- 44个藏族自治乡:略
六、关于藏传佛教、五大五小、活佛转世制度的产生
佛教在中国流传了两千余年,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支系,包括多个教派,主要分布在藏、蒙、土族地区。我国现有藏传佛教寺院3000多座。僧尼13万余人,其中活佛1700余人。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独有的传承制度。
- 唐密时期——开元三大士
唐密时期始于开元三大士传密宗到中国内地: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及几代弟子一行、惠果等,先后翻译了《大日经》《金刚顶经》,形成密教理论和密教实践方法——曼陀罗灌顶和金刚瑜伽,一行还完成了重要历书《开元大衍历》。惠果带出了日本弟子留学生空海,空海回日本后开创日本真言宗,形成了日本的东密。
唐密是密宗在中国地区的初传,开元三大士和一行等人活动的地点主要在长安,这时跟 ** 并无关系,但这部分可以理解为藏传佛教的史前篇。此时 ** 地区的宗教是本土宗教——苯教,苯教是自然神崇拜体系,发源地在古象雄地区(今阿里古格地区),直到今天在藏地仍然活跃。 - 佛教传入吐蕃——松赞干布与两位公主
佛教大规模正式传入就是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时,我们都熟知的松赞干布娶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墀尊公主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时。当时两位公主分别携释伽牟尼十二岁和八岁等身像,在拉萨建了大昭寺、小昭寺。实际上这次佛教传入并没有形成影响力。真正产生影响力的是赤松德赞时期的系列操作。 - 佛教成功传入吐蕃——堪洛曲松与桑耶大誓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墀尊公主的第一次引入佛教并不成功,50年后赞普赤松祖赞再次与唐王联姻,娶了金城公主,生了儿子赤松德赞。赤松德赞成年后请回了寂护(静命)大师,引乌金大师莲花生入藏,莲花生大师在桑耶大显神通,通过斗法降服了所有苯教巫师。据传说苯教认输后,莲花生使法术在泽当河谷幻化出一个寺庙,赤松德赞看到这个神通,大呼一声:桑耶!藏语就是:不可想象!太出乎意料了!桑耶寺自此得名。后赤松德赞俩两次在桑耶寺举行盟誓,造《桑耶兴佛证监碑》,史称桑耶大誓。
桑耶寺的建成、** 第一批僧人“七觉士”的剃度、赞普赤松德赞的支持,还有译经厂与译师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传入吐蕃并站稳了脚跟。静命大师、莲花生大师、赤松德赞就被合称藏传佛教三杰,堪洛曲松,堪是堪布,指的是静命大师之前为超岩寺主持;洛是洛本白玛穷乃,是莲花生大师本名;曲是藏王赤松德赞。松,是藏文三的意思。 - 朗达玛灭佛与前弘期结束、后弘期到来
从松赞干布到朗达玛灭佛前的阶段叫:藏传佛教前弘期。
公元839年吐蕃末代赞普听信反佛大臣的怂恿,把自然灾害归罪佛教,关闭一切寺院,用泥抹掉寺院壁画,佛像掩埋或扔河里,烧毁佛经,上层僧侣杀掉,中层流放,底层强迫还俗……这次灭佛跟唐会昌法难时间差不多,持续时间虽然只有短短四年,但对藏地佛教打击很大。会昌法难过后不久禅宗大行其道,佛教很快在汉地恢复。但朗达玛灭佛后恢复起来很慢,直到一百多年后才迎来了后弘期。
后弘期始于公元978年,朗达玛的后裔,王室两支:大妻养子永丹一系在青海避难后回到桑耶寺站稳脚跟,后代益西坚赞派人从丹底学习,鲁梅带回来安多律学,史称这部分为下路弘法。小妃嫡子我松一支在阿里建古格王朝,后代益西沃派出了译师仁钦桑布和雷必喜饶,传进了阿里律学,并做了至关重要的事——去超岩寺请回了阿底峡。后来阿底峡经由仲敦巴进入卫藏,这部分弘法叫上路弘法。上路弘法标志着佛教由阿里进入卫藏实现中兴,藏传佛教后弘期到来。 - 各大教派形成
我们常说的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就是在后弘期形成的。藏传佛教派系一般分五大五小:
五大,即:宁玛派(红教)、噶当派(此教已被格鲁派隐灭)、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用不同的颜色指带,是因为这几派僧帽僧衣的颜色区别较大,其中嘎当派后来被格鲁派本质上吸收并发扬,所以格鲁派也叫新噶当派,其余四派今天依然传承弘扬。
五小,主要指:希解派、绝域派、觉囊派、郭扎派、夏鲁派。
五小值得一记的是觉囊派的弥觉多杰创“他空见”学说,属大乘中观。觉囊派后期有个传乘多罗那撰写了《印度佛教史》成为后期很重要的宗教史资料。还有一个夏鲁派,一直有藏学研究者认 为夏鲁派属于萨迦派,不应单独称派,但夏鲁派因其创始人布顿大师而必须被承认:他在1322年撰写了《布顿佛教史》,我们今天所有关于前弘期、后弘期的藏传佛教历史、西zang历史,还有对应年代的印度史和尼泊尔史,都是根据布顿大师写的这本史作进行的研究。
宁玛是古、旧的意思。其古是因为它的教法来自8世纪莲花生所传,教法以口传、法本和伏藏的方式传承。旧是因为它传承弘扬吐蕃密籍,其修法也被称为旧密。
宁玛派的组织特点是涣散、教徒分散各地,相较义理,更重实修。宁玛派教义主要是:九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作密、行密、瑜伽密、大瑜伽密、无比瑜伽密、无上瑜伽密)、大圆满法、五加行、百日加行等。
宁玛派代表人物除了莲花生大士,藏地本地的代表人物有:三素尔(大素尔、素尔穷、濯浦巴)和绒·却吉桑布、隆钦饶绛巴等。
宁玛派著名寺院有:多吉扎寺(前藏)、敏珠林寺(前藏山南)、噶陀寺、佐钦寺(甘孜)、白玉寺(康区)、协庆寺(德格)和桑耶寺的护法神殿(前藏山南)。
噶当本意是“把佛的一切言教(显密经论)都看作是对学佛僧人”。噶:佛语,佛的言教。当:教诫、教授。
噶当派记住祖师阿底峡和仲敦巴即可。
噶当派著名的寺庙有:热振寺、博多寺、怯喀寺(墨竹)、基布寺、纳塘寺、桑浦寺、扎纳寺……黄教发展后,原有噶当寺庙都变成了格鲁派寺院。
1、萨迦派创始人及五祖
教法创始人卓弥·释迦意希。
创始人是卓弥门徒——贡却杰布,其后采用家族家传方法管理萨迦寺。
贡却杰布的儿子贡噶宁布(尊称萨钦)把萨迦派体系完整发展起来。
萨迦五祖:一祖萨钦、二祖索南孜摩、三祖扎巴坚赞、四祖萨班·贡噶坚赞(萨迦与元朝建交)、五祖八思巴(元朝高级官员)
2、萨迦法王继承方法:娶妻生子世袭
显宗2系:雅处·桑吉贝、绒敦·玛微僧格、饶降巴·桑吉培师徒三人、仁达哇·宣奴罗追
密宗3支:俄尔、贡嘎、擦尔。
3、萨迦派重要寺院:萨迦寺、泽当寺、艾旺曲寺、多吉丹寺、贡钦寺(四川德格)
4、萨迦教义:道果法。
萨迦教法三那个次第:最初舍非福,中断于我执,后除一切见,知此为智者。
我执:人们的思想牵挂于某件有形无形的事物之上。
不落断常两边,方为无执之中道。
5、二谛:
世俗谛:按照一般世俗的看法来认识宇宙真谛,即相对意义上看待宇宙间一切事物。
圣意谛:用超越世俗见地以上的见地来认识宇宙真谛,即从绝对意义上看待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6、中观与唯识:
自继中观:认为世俗谛有,圣意谛无。
应成中观:认为世俗谛无,圣意谛无。诸法无我,全部都是空无自性的。
唯识论:认为世俗谛无,圣意谛有。承认“一切法空”本身就是一种实有。
萨迦派后期以唯识论为主。
噶举是注重口传的教派。噶就是佛语。举是传承。整体就是注重密法口耳相传的修炼学习。
噶举派要记住的是几位重要祖师,最早的活佛世系传承来自噶举,以及噶举派在明代的鼎盛地位。
1、噶举世系:一般要记住两大派,和其中达波噶举的“四大八小”之说。
- (1)香巴噶举的祖师是琼波南交巴,曾七次去印度,在香地建108寺,口传心授印度学来的密法。传香巴噶举传承出自一位空行母(那洛巴祖师的明妃),是不经任何肉身化现直接从金刚总持得来一直流传至今的(当代作家雪漠就出自香巴噶举)。主寺在桑顶寺,有着**唯一女活佛的传承,该派已于14~15世纪销声匿迹。
- (2)达波噶举的传承来自玛尔巴、米拉日巴,玛尔巴师从卓弥大师,学成时轮金刚法、喜金刚法、大手印法等。传弟子米拉日巴,米拉日巴的形象一眼可辨,坐在鹿皮上一手扶耳唱歌就是他了。噶举传承到三代就分成四大八小。记住势力一度达到控制整个卫藏的帕竹噶举和拥有了第一个转世的噶玛噶举。
- 帕竹噶举,帕竹的八小是【1、直贡噶举(止贡巴)、2、竹巴噶举(主巴)、3、达垅噶举(达垅巴)、4、雅桑噶举(雅桑巴)、5、绰浦噶举(绰浦巴)、6、修色噶举(修赛巴)、7、耶巴噶举(叶巴)、8、玛仓噶举(玛仓巴)】
- 蔡巴噶举,到向蔡巴
- 拔绒噶举,到达玛旺秋
- 噶玛噶举,从都松钦巴开始,到噶玛拔希开始黑帽活佛噶玛巴转世并追认都松钦巴为一世。历十七世现在还在传承。红帽扎巴僧格跟黑帽三世时代一致,在乾隆朝因怂恿尼泊尔洗劫扎什伦布寺圣上震怒从此停止红帽转世。
2、活佛转世制度产生:
- 13世纪中后,元朝开设总制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藏区事务,萨迦派受命掌握**地方政教,当时各教主要靠师徒或家族传承。直至1288年噶玛噶举的噶玛拔希率先采用活佛转世方式,建立了噶玛巴黑帽系和后面的夏玛尔巴红帽系活佛系统。
- 黑帽系第一世转世活佛噶玛拔希(1204-1283):受蒙古汗王蒙哥(元宪宗)赐金边黑帽,由此黑帽成为噶玛巴活佛系统传承标志。五世噶玛巴得银协巴是藏传佛教史上重要人物,明成祖赐“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称号,从此有了“大宝法王”这个称号,是黑帽系历代转世活佛封号。
- 红帽系第一世转世活佛扎巴僧格(1283-1349):曾受元帝赐金边红帽得名。
3、噶举派寺院:甲寺、桑定寺、岗波寺、嘎玛丹萨寺、楚布寺、德格八蚌寺、乃囊寺。
4、噶举教派教义:传承自中观派,修法重视密宗,采取手耳相传的方法传授,主要教法是“大手印”。
- 修身:在呼吸、脉等生理方面下功夫,从拙火定入手。
- 修心:心不散乱,不起分别,得到禅定,修性空,用大印修法。
5、噶举派特点:分布广;派系多;实力强(有明一朝极其鼎盛)。
格鲁派内容比较多也比较重要,单独作为一个知识点总结。
|